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络身份证启用 开启身份证明电子化时代

来源: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7-12-27 10:48

怎样能随时随地证明“我真的是我”,又不必担心信息泄露或者证件遗失呢?今后,一次微信身份证认证后,遇到需要出示身份证的情况,或将掏出手机亮出“网证”就可办理政务、住宿、车票等业务了。近日,广州签发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明年1月,将推广到全国!

广州市民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成功办理了“微信身份证”

所谓“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其实早已有之,只不过大多数人对此知之甚少而已。过去,由于认证、签发过程较为复杂,一般人很少会去办理身份证“网证”。与之相较,广东新近推出的微信身份证“网证”,不仅大大简化、优化了办理流程,并且背靠大流量平台而获得了大量用户。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公共管理与社交媒介的又一次深度对接,由此所产生的正面价值,势必会在今后得到更多显现。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网络产品,都必须解决获取流量,完成与用户初次接触的问题。对“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等公共性质的网络服务来说,同样如此。传统思路下,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推广或分配过程,通常都习惯于自搭平台、自建渠道。但就其实际效果来说,往往却并不理想。总结过往得失,如今各个职能部门、地方政府,转而更多寻求与既有成熟平台直接合作。微信身份证“网证”,便是最新案例。

必须承认,微信身份证给公民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同样有不少人,对此深感焦虑。其实,任何一项类似的跨界合作,所引发担心都是相似的。其无非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否涉及到职能部门公共权力的不当转移?其二,会不会导致公民敏感个人信息的泄露?事实上,在微信身份证一事上,这两个追问甚至还要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为此,当地公安部门专门强调“验证过程不在互联网空间传输或存储公民隐私信息”“数据加密无法破解”,这种事前的解释说明,无疑很有必要。

微信身份证“网证”的出现表明,在公共治理领域,职能部门与商业机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拓展。在此过程中,更是要严守住双方的权责边界,更是要对民众关切给予真诚回应。毕竟,就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推广与分配来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确保程序合规、安全可靠和公正公平。

公共治理更多借力流量平台,这可谓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如何尽最大可能趋利避害,这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各方所必须直面的课题。微信身份证“网证”在给公众带来方便的同时,或许也能给今后类似的合作带来积极启发。

答疑

四问身份证“网证”

一、如何开通“网证”?

据悉,目前只有广东省内的居民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网证”的认证,而外地居民需要到广东省内的48个公安机关授权的“可信终端”受理点开通。

广东省内居民可通过名为“微警认证”的APP或“网证CTID”微信小程序进行注册,注册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并设置身份证认证码,还要进行活体人像采集,相关信息发送到后台的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验证,注册验证成功后即可使用。

二、“网证”认证能否准确?

据悉,“网证”目前使用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其直接将用户的人脸信息与公安部身份证制证数据库中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最为清晰也最为可信。目前使用的这种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的误判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而肉眼识别实物身份证的误判率则在15%左右。

三、“网证”丢了怎么办?

传统的身份证一旦丢失,就存在被不法分子冒用的风险。而“网证”专门设置了自动删除功能,一旦用户的手机丢失,只需在其他任何一部手机上再次登录微信或者APP,原手机上的“网证”信息就会自动删除。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去可信身份证受理点重新“刷证”,用二代身份证芯片再办一个新的“网证”,旧“网证”就会自动作废。“我们现在还在跟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探讨,看能否推出用‘网证’平台直接挂失身份证。”相关人士说。

四、“网证”身份信息会不会被盗用?

警方介绍,“网证”生成过程十分安全,不会留存任何信息,且“网证”信息与人脸、指纹、身份证芯片绑定,几乎不可能被仿冒。“网证”信息由公安机关掌握、审核,用户通过“网证”采集的信息,直接对接公安数据库,由公安机关验证比对,验证过程不在互联网空间传输或存储公民隐私信息,第三方机构或他人仅能收到公安机关出具的验证结果,很难直接接触到公民个人信息。

“你只要知道我的身份是合法的就行,不再需要知道我的身份证号码。”相关人士说,“有了‘网证’,身份证复印件将来就可能废止了。”

(记者 蒋璟璟 付垚 供图 视觉中国)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09SICHUANINTERNETSOCIETY.Allrightsreserved.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360号晶科1号3楼  工作QQ:2136693690;联系电话:028-85508997

法律顾问: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ICP备案号:蜀ICP备17029961号